新闻动态

博润科技|不同氮肥选购秘籍! 科学用氮不浪费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8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
氮素是作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,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。据统计,全球氮肥使用量约占化肥总量的60%,但氮肥利用率普遍低于40%,不合理施用导致资源浪费、土壤酸化、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频发。随着现代农业向精准化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,选择适合的肥料成为了关键。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氮肥的作用以及不同氮肥产品特性,为大家提供科学的选肥依据。

氮肥的作用

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核心营养元素,主要功能包括:

1.促进叶绿素合成,维持光合作用效率

2.参与蛋白质、核酸等生命物质的构建

3.影响作物产量

4.改善农产品品质

作物缺氮的表现

1.形态特征

叶片:老叶先发黄(叶绿素降解),严重时整株黄化

茎秆:细弱矮小,分枝/分蘖减少

根系:须根发育不良,根冠比下降

缺氮老叶发黄,提早脱落

2.生理障碍

光合速率降低30%-50%

开花坐果延迟,果实畸形率增加

抗逆性减弱,易受病虫害侵袭

作物施氮过多的影响

氮含量高,枝梢徒长

1、营养生长过旺,影响群体的通风效果

2、细胞变大,细胞壁变薄,组织柔软,抗病虫抗倒伏能力下降

3、纤维作物:产量下降、拉力下降

4、禾谷类作物:无效分蘖会增加,贪青倒伏

5、果树枝叶徒长,花芽分化不充分

6、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,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
氮肥分类及特点

铵态氮

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、硫酸铵、氯化铵、氨水等

铵态氮的特点:

1. 易溶于水,是速效养分,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,肥效快。

2. NH4+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,移动性小,不易淋失。

3. 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。在使用时,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;在储运时防止挥发(密封、开袋后使用);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。

4.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,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。

5. 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,可作追肥,也可作基肥。

酰胺态氮

酰胺态氮--尿素,含氮46.7%,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。

硝态氮的特点:

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缩二脲,对作物有抑制作用。缩二脲含量超过1%时,不能做种肥,苗肥和叶面肥,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。

酰胺态氮属于有机氮肥,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,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,水解前,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,只有20%被土壤吸附,要注意深埋。

硝态氮

硝态氮包括硝酸钠、硝酸钙、硝酸铵等

硝态氮的特点:

1. 易溶于水,在土壤中移动较快。

2. NO3-吸收为主吸收,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。

3. 硝酸盐料对作物吸收钙、镁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。

4. 白色结晶,易溶于水,属速效性氮肥。

5. 发生反硝化作用,生成N2、N2O等损失氮素。

6. 吸湿性较大,物理性状较差。

不同类型氮肥的差异

1.养分含量不同

不同类型氮肥的养分含量有所差异。一般来说,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养分含量较高,酰胺态氮肥次之,有机氮肥养分含量相对较低。

2.溶解性不同

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易溶于水,能迅速被作物吸收。酰胺态氮肥溶解性较差,但施入土壤后,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分解为铵态氮,供作物吸收。有机氮肥溶解性较差,需要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被作物吸收。

3.肥效期不同

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肥效期较短,一般持续3-4周。酰胺态氮肥肥效期较长,可达6-8周。有机氮肥肥效期最长,可达数月。

4.适应性不同

不同类型氮肥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。铵态氮肥适用于喜铵作物和酸性土壤;硝态氮肥适用于喜硝作物和石灰性土壤;酰胺态氮肥适用于大部分作物和土壤;有机氮肥适用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。

如何选购适合氮肥

1.根据土壤类型

1.根据作物需求

叶菜类:高硝态氮(>60%)促叶片扩展

块茎类:铵硝配比1:1平衡养分

果树类:春施铵态氮促梢,膨果期增施硝态氮

2.根据肥料特性

雨季避免使用硝态氮肥

机械化施肥优先选择颗粒均匀的尿素

4.政策导向:

国家重点推广的增效氮肥,如加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的提升肥料利用率的稳定性肥料。

符合 NY/T 2269-2012 标准的缓释肥料

在"双碳"战略与农业绿色转型背景下,氮肥选择已从单纯增产导向转变为"高效-环保-经济"多维协同。我们需建立动态的选肥思维,把氮肥选择从单一养分供应转向“土壤-作物-气候”的系统优化,实现氮肥利用率的持续提升。

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大发快3判断屠龙还是顺龙怎么玩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